当前速读:浅谈孤独

2023-07-02 06:09:09    来源:哔哩哔哩

聊一聊我对婚姻的看法,和一些自身经历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从小性格孤僻,青春期时觉得可以一辈子不结婚,自己也能过完一生。后来父亲走了,只剩下我和母亲,这时我才明白了人活在世上,最大的恐惧就是孤独。现在25岁,刚刚步入社会,独自生活在国外生活了3年,现在的我还未感受过真正的孤独,但我知道未来的某一天这种孤独感一定会把我摧毁。相貌平平,加上性格孤僻,结果就是很少有被人喜欢的经历,为数不多的两次机会也因为当时年少而选择逃避了。从没谈过恋爱,也不知道谈恋爱后该怎么做,更是无法想象和另一个人共同生活的样子。现在总是在想如果母亲走后,我又该如何生活,又或是我还有什么活下去的意义。如今我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掌握的大多数知识都是从学校那里学来的,可唯独在如何谈恋爱这一方面的知识,从没在课本上见过,父母的婚姻也能成为我的榜样,如今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我束手无措,只能得过且过。或许结婚也无法让我摆脱孤独。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明明变得简单了,可孤独感还是没能得到缓解,网络上每当有人受挫,总是有人跳出来嘘寒问暖,每每这时都会让我觉得可笑,我总是在想如果是现实中遇到受挫的人,你们也会像这样出来安慰吗?我这么想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就不是那样的人,我虽然会在内心替受伤的人担忧,但大概率不会转为行动。但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生活至今,现实中很少看到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这种互助,这让我对互联网时代的这种普遍性嘘寒问暖感到了深深的困惑。


(相关资料图)

我认为这种现状是由互联网的隐蔽性和极小的付出成本就能获得很大的心里满足所造成的,以校园霸凌为例,在没接触互联网时,我对霸凌的认知是这样的,如果看到班里的同学被其他同学被人欺负,被欺负的人不是我的朋友,欺凌手段不会让身为小学生的我感到事情的严重性,那我肯定是选择袖手旁观,甚至说是有多远走多远,因为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他们让我要学会优先保护自己,并且我也没有出手干涉霸凌的勇气和能力,你问我什么都不做,内心不会感到愧疚吗?当然会,而且后果越严重我的愧疚感就越深,但我还是选择保全自身,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外,就算是互联网时代我也不会在网络上伸张正义,因为我知道现实中真实的自己。但在接触了互联网之后,我对霸凌的认知改变了,原来袖手旁观也是一种罪行,原来什么都不做也会犯错,我不知道这种普遍的正义感是否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内心,我只看到面对校园霸凌时的大多数无所作为。你问我如果被霸凌的人是自己难道不希望陌生人的出手相助,而我想得却是为什么总有人想要实施霸凌。最后我得出了一个没有证实过的结论,那就是互联网的大多数正义凛然,不过是一种零成本高回报的自我满足。

这就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为什么感到孤独。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冷漠的,这是我以自我为中心,得出的自以为是的答案。可即便大多数人都是寂寞的,但在现实当中对待身边人的态度又总是冷漠的。以我的自身经历为例,我就职于日本的一家小公司,公司规模算上临时工也就不到30人的水平。从我3年前来到日本时的人际关系开始讲起。

先是师生关系,和其他各个专业课的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路人,没什么好说的。我和我的导师,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4年前,那时我刚刚在国内的大学毕业,刚好懂一些日语,学校又有安排留学的企划,就打算借这个机会出国看看,在面试日本学校时,面试官就是我未来的导师,当时的我还对未来抱有期待,想在国外生活几年,一是锻炼一下自己独自生活的能力,二是还没做好就业的准备在拖延几年。面试时他问了我很多专业的问题,也问了我为什么选择留学,我都如实回答,那时的我在他看来眼中可能充满了希望。后来我面试通过了,在国内的语言学校学习日语,等着赴日留学的到来,那时的我还想着在日本积累一些社会经历后回到我的故乡,进一家小公司,家就在父母的附近,要是他们安排我相亲就看情况结婚也算是一种孝敬。可就在出发前的几个月,我的父亲因病离世了,那段时间过得有些跌宕起伏,但最后父亲还是走了,从他倒下到离开不超过一个星期,可是我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离世留下太多的泪水,无论是在他离开的病床前,还是在他的葬礼,又或是最后将他的骨灰亲手装进骨灰盒。我没有流泪是因为我的忍耐,但更大的原因是当我看着离去的父亲时,那种无比强大的孤独感远远超过了悲伤,这种孤独感让我不知所措,甚至忘记流泪,那时我21岁,第一次参加直系亲属的葬礼,灵堂上摆放的是曾经的父亲。但是这段经历并没有改变原先的计划,只是原本打算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的我,在还没有出发之前就想着3年后毕业回国的那天。过了几个月新冠疫情爆发,世界局势骤变,原定的入学也变成了国内的远程授课。那一年,家里只剩下我和母亲,我的家庭原本就算不上和睦,在我小学的时候父母一起经营饭店,那段时间他们的压力都很大,也是那时他们提出了离婚的想法,我只记得那时的我很怕,哭着求他们不要离婚,那可能是我为数不多表露真心的时刻。现在的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是个烂人,所以当时的举动也一定是因为我知道父母离婚对我意味着什么,一切不过是出于自身利益的利己行为,所以我现在会想,如果当时父母真的离婚了现在会不会各自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和父母开心快乐的模样,父母的婚姻也影响着我现在对待婚姻的观念。父亲走后母亲也是经历了半年的消沉,每到夜晚都会从隔壁房间传来母亲的抽泣声,我知道,那悲伤的泪水里蕴含着对离世爱人的不舍,和失去依靠后的无助。半年后母亲开始恢复打工了,也开始了时不时的夜不归宿,她的解释是住在朋友家,再后来这种行为变得频繁了,其实我知道,母亲找到了新的依靠,面对这样的母亲,我同时产生了两种想法,一方面我欣慰的为母亲脱离悲伤感到了安心,父亲刚走那会我总是怕母亲想不开和他一起抛下我。另一方面我不知道母亲的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因为在我保守的观念中,似乎在配偶走后守寡的行为更加高尚,但我也同样认为母亲的人生属于她自己,如何选择是她享有的权利,这样纠结的思想同样冲击着我的婚姻观,但说到头来,我也没有那么在乎母亲的人生和去死父亲的感受,就当作不知道,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离开了家,独自来到了日本。这样的经历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导师来说,初次见面那个眼中充满希望的孩子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但在我刚刚到达日本的那一年,学习和打工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开始和导师的交流是在来到日本一年后,我理所应当的选择了导师的实验室,在他的指导下开始了推动毕业研究的进度,也是在那时他才问起了有关于我的种种,我向他讲述了我的经历,他表示了理解,也给予了我帮助,虽然他并没有直接的给我安排工作,但他给了我在日本就业的机会,是他在背后推了我一把才有我后来通过学校介绍正式入职的现在。当然,这一切并不全然出自他的好心,如果我由于自身原因没能毕业,身为导师的他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他安排我和另一名很有能力的中国人共同研究课题,这名中国人也是我现在重要的朋友,这里就不再多提。另一方面,留学生在本国就业队学校评价有利,进而影响着指导教师的收益,所以他的帮助也并非出于无私,当然我消极的认为人们的所有行动都没有真正的无私,所以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关注这个行为是否出于无私,那导师对我的帮助还能是因为什么呢?那就是他同样作为一名父亲的孩子和他孩子们的父亲,这帮助是他的善意之举,所以我对他充满了感激。这里说一下我问过他的一个问题,当他问我将来想找什么工作时,我表现出的是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我反问道他,工作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自己无法胜任任何工作,也没有任何想做的事,那我又为何要工作?他的第一个回答是,现在只剩下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我不仅要自力更生,也得赚钱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我认同这个回答,非要说的话这也是我认为工作的唯一意义。第二个回答是,所有工作都是不开心的,他自己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他是一名教授,曾经在半导体企业工作,估计他的资产已经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所以现在选择了相对自由的大学导师的工作,在外有着自己的研究所在学校有着的自己研究室,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财富自由,可以躺平了,他平时可以靠着研究经费做一下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应该也算充实了,顺便一提他喜欢制作铁道模型,也就是各种火车的手办。他的回答给了我一些启发,对我日后找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而且从跟他谈话中,我感到了真诚,即使这真诚不是全部。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相对如今的年轻一代来说相对没那么冷漠,彼此之间的沟通会多余现代年轻人,这是整体教师给我的感觉。我和导师的故事就到这里。

之后是和同班同学的关系,我作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日本留学是和国内大学同专业,所以4年制大学是2年级编入的,再加上疫情在国内上了一年网课,来到日本后也因为疫情很少和同年级学生碰面,我就读的大学是通过自己选择专攻路线,再选科的,也就是说同一届的通专业学生,可能会因为路线选择导致没有机会见面,在普通情况下是这样更何况是疫情时代,所以我和跟自己同届的同学几乎没有交流,就更别提交朋友了,我由于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没有规划,导致和同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一起上过课,经过我的观察我对日本的同学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日本的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型社交,我也是这种类型,就是有人找你搭话就说几句,说也没什么话题,对话的进行全靠对方,自己极少或是说不会主动和其他人沟通,这是我在所在大学观察得出的结论,也符合我对日本人的刻板印象。上课时大家都是找没人地方坐,我想这不只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偶尔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一伙人,稍微了解就会发现,这些人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相识,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日本人的小团体现象,大多数日本学生都是只和自己认识的人交流,当他们形成团体时,部分成员可能会表现的很健谈,一旦他脱离群体,就不会主动和人沟通,表现出一种不善言辞的状态,这种小团体现象是普遍多见的,回忆起我在国内就读大专时,每当节日学校会以班级为团体组织活动,每个同学之间的关系虽然不会特别坚固,但是直到毕业却没说过话的情况是很少的,但在日本的小团体现象影响下,同学之间没有交流的现象是相对普遍的,以班级为团体举行的活动少之又少,进而引出下一个观点。大学社团之间的关系,我就读的大学比较重视体育项目,学校的球棒球队等体育项目是会参与大型比赛的,重视体育这一点其实与国内大部分学校相比是很普遍的,日本的大部分学校都会派体育社团参与各种比赛,这就导致产于社团活动的学生之间产生了交流,相比于上课时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参与社团活动和前辈同学之间的交流现象更为普遍,这种交流现象随着所属社团的合作性而提升,打个比方,比如说足球队社员间的交流就要多余一些不需要配合的社团,比如读书同好会什么的,足球社共同上场的成员之间都有交流,读书同好会里只有那些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之间才会产生交流,这就得出了第三个结论,不进行没有必要的交流。相比于需要配合的体育项目,上课时的交流是没有必要的,不是强制的交流就没有必要交流,这就是被动型社交。总结就是日本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以小团体行动的被动型社交人格,要想在日本大学交到朋友要么就多跟人搭话,要么就加入需要成员配合的社团。我认为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让当代日本青年看起来如此冷漠。

最后说一下打工时的人际关系,通过以上内容可知,相对于年纪大的人,年轻人的表现更加冷漠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打工时也是这样,年轻人普遍遵守着不进行不必要的交流的原则,通常情况,便利店5小时的工作时间,两个一起工作的人几乎不会产生交流,这不全是因为规定或是没有时间交流,是因为大多数的被动型社交,另外就是对于外国人的排他性。在小团体里,成员以外的人就是外人,把视角拉大,在一家日本的便利店,你身为一名外国人就是外人,对待同胞抖不会主动搭话的人又怎么会主动跟外国人搭话呢。说完同事再简单说一下店长,我一共在两家店打工,和店长之间没什么深刻的交流,他们人都不错,还是比较照顾我这个外国人的。

然后说一下我进入公司后的人际关系,我现在刚进入公司小三个月,之前干过现场,现在是干设计,几乎和公司的每个人都有交流,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和我一样不超过30岁的有5人,其余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他们给我的感觉和之前的经历一致,上年纪的人普遍更爱交流,会主动问我一些工作以外的话题,但和年纪相仿的几位同事之间我既没主动,他们也没有主动跟我交流过工作以外的话题,和在大学的感受是一样的。

根据以上的经历我得出了当代年轻人普遍冷漠的结论,不只是年轻人,而是整个社会都很冷漠,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是因为我和他们共处于学校这个集体,两位照顾过我的店长是因为我和他们共处于店铺这个集体,那些跟我搭话的叔叔阿姨是因为我们共处于公司这个集体,当脱离集体时,人们将不再互相沟通,人们不想与陌生人沟通,即便是住在隔壁的邻居,不出意外你们一辈子都不会了解彼此,曾经邻里接访互相帮助的时代已经远去,如今的社会冷漠才是常态。人们生活在各自的团体中,极少与外界沟通,这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虽然我知道把从日本人身上观察出的人性特质套用在中国人身上不太合适,但我还是要说回一开始的话题。明明在互联网上,大家看上去是那么的热情,可现实社会又怎么显得如此冷漠呢?就像现实中的人们以团体的方式行动一样,在互联网上个更容易建立这样的团体,创建团体的方式简单,且加入团体的门槛和所要承受的风险都很低。还是以校园霸凌为例,假设我在现实中是个充满正义感的人,那么,当我在网络上看到一起霸凌事件,评论区有人伸张正义,有人安慰被霸凌者,有人已经给霸凌者判了刑,我想我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加入他们,因为我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又能满足自己正义的心。可在现实中,那个不太熟的同学被其他同学欺负我又该如何伸张正义呢?出手相助?以暴制暴当然是不好的,更何况双拳难敌四手。出口说一句这样是不对的,让霸凌者停止霸凌?如果这样就能解决问题那真是一个奇迹。现实中伸张正义是要承受相对交大的风险的,相比于现实,在网络上做这一切似乎更有效率,而且在网络上这正义伸张的多了,现实中也就见怪不怪了,当你在网络上为一场惨无人道的霸凌事件伸张正义后,还会被现实中一句简单的言语霸凌点燃你的正义之心吗?如果你无视了这件小小的霸凌事件,可能并没什么,可是当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对这种习以为常的事件熟视无睹时,那对于被霸凌的那个人来说,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太冷漠了呢?当这种冷漠渗透到各个层面,身处在社会之中的我,即使身边有着无数的人,还是会时常感到孤独,因为我们虽在同一空间,却没有形成一个团体。

社会的冷漠,最终表现出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孤独感。回到文章的起因,婚姻。从我母亲的角度来看,与父亲结婚一定是因为他们曾彼此相爱,那段岁月应该不是孤独的。后来有了我,日子有了希望,那段岁月应该不是孤独的。再后来本应白头偕老的丈夫先行离世,现在的母亲是否感到孤独呢?再从我的角度来看,父亲离世,但还有母亲,所以姑且还不算孤独,再想想母亲,虽然父亲不在了,但她还有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所以应该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孤独吧。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为了不在母亲去世后迎来真正的孤独我是否也应该开始一段婚姻并养育自己的孩子呢?但根据父母的经历可以知道的是,婚姻是可能会失败的,失败的婚姻并不能解决孤独的问题。最终我认为孤独是一道无解的问题。就像人们永远无法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孤独感也会永远的伴随着我们,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暂时的压制住它,但却不能把它从根源上抹除,所以当看到有人说结婚是为了摆脱孤独时,我的大脑开始不由得展开一系列联想,虽然不认同婚姻是孤独的解药,但我觉得一段经营的顺利的婚姻可以让人们摆脱人生中大部分的孤独,因为婚姻不只有你和另一半,牵扯进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结婚后你们两人的小团体就会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小团体。

对于无解的孤独,除了想对策,还可以试着改变对孤独的看法,我很喜欢许嵩在《全球变冷》里写的这段歌词

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

撑伞走过那路口

有人跌跌撞撞踩到我

没说对不起借过

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

是这座城市的符咒

每个人都害怕被看出内心的脆弱

看你懵懵懂懂的眼中 布满太多的困惑

自从经历过那些以后 你都没怎么笑过

不必反反复复想太多 每天都要过的更洒脱

看得透 放得下 拈花一朵

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

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

何必活的那么冷酷寂寥

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

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

快乐也会多一点点围绕

不要等到全球变冷才觉不妙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