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要闻】教育是凝聚老区精神的重要力量

2023-06-15 11:53: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智慧·精神谱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等共产党人创造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为老区精神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能够卓有成效地进行,与人民群众对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广泛支持密不可分。赣东北老区人民是老区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尤其在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方面堪称模范。方志敏曾在狱中写道:“群众对苏维埃的信仰和拥护,日益增高,他们诚心的服从苏维埃的指导,苏维埃决定要做的事,不用一点威力和强迫,他们都乐意的去做。他们宁愿牺牲一切,帮助苏维埃,他们爱护苏维埃,比爱护他们的家庭还更恳切!”“赣东北群众革命的忠诚,对革命领导同志的爱护与在斗争中的刻苦和顽强,都是值得赞美的。”还有一个细节可为力证。据方志敏狱中回忆,在推销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决战公债时,苏区的男女老少,都拿出钱买公债票。乐平有一位妇女买了300元的公债票。发行10万元决战公债票,实际购买结果超过预定额4万元。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群众仍然无条件地选择相信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这份忠诚与热爱感人至深。

从根本上讲,赣东北人民对党和政府的忠诚和热爱并非自发产生,而是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教育政策息息相关。正如瞿秋白所说,教育也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苏维埃教育才能够真正赞助革命战争。苏维埃革命最主要是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极低的农村地区,极低的受教育水平成为党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的最大难题。因此,教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革命动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精神层面。

从初创时期开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就一直将教育当作革命政策的一部分,教育始终围绕革命而开展,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既是革命的直接手段,也是革命的直接目的。信江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政纲中明确,“发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程度”,“设立补习学校,救济失业的成年青年群众”,“发展普通教育”。随着根据地范围的不断扩大,苏维埃文化教育工作更加卓有成效,1933年,在闽赣浙省苏维埃教育部关于七、八两月文化教育工作的突击计划中,建立乡俱乐部达到357所,参加工农补习夜校人数达到2万人,参加识字班的人数达到4万人,列宁小学学生达到10005人,固定读报者达10万人。苏区通过广泛而免费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极大地改善了苏区人民群众的识字水平。例如,弋阳县占根据地人口95%左右的文盲,已有80%以上摆脱了文盲状态。第五次反“围剿”前,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的青壮年(特别是军队中),基本扫除了文盲。识字状况的改善,为提高工农大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奠定了基础。经过反复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工农群众不同程度地接触和掌握了诸如阶级、革命、苏维埃等许多的政治名词、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土地革命等基本理论知识,增进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同时,教育使苏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为苏维埃政治和经济服务的革命文化,这种革命文化在加紧工农群众的政治教育、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鼓励工农群众的斗争情绪、坚定工农群众对革命斗争的胜利信心与决心、粉碎反动统治阶级麻醉工农群众的精神工具——封建迷信和国民党教育、把工农群众团结在革命的阶级战线、争取革命战争的完全胜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育是老区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石。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并忠诚和热爱共产党,绝非一时兴起,也非权宜之计,而是经过反复教育渐进形成的政治觉醒和理性选择的结果。新时代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同样离不开教育的力量。我们要通过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这些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杨智勇单位系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志敏研究中心)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